近期有关抗疫名人张文宏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的争论被炒得沸沸扬扬。虽然最终复旦大学给出了确定性的审查意见,但事情先后所表现出的味道很怪异。
笔者大略浏览了所谓“雷同”的两篇论文的“雷同”部分,顶多算是二十多年前的论文要求不太严格罢了。说夸张一些,就是按照论文得出和引用的一般性结论完全一样,也无可厚非。毕竟是科学研究,采用一样的方法和思路,得出的结论完全不相干才是奇怪。
有关学术论文造假和抄袭的事件似乎比比皆是?其实这是因为这些年来为遏止学术不端而出台的一系列抄袭的标准而致,尤其不同时期、不同学校执行得并不严谨,所以才引发了诸多问题。
任何一个个体,都会经历从茫然无知到胸有成竹的过程;任何一门学问,都会经历从现象混乱到理论清晰的过程;任何一个行业,也都会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秩序的过程。
这都是自然规律。
但凡判断一件事情,必然要先弄清楚概念
不同人对某一个名词的理解,都有其个性和环境的影响。而且不同时代,名词的含义也大不相同。比如众所周知的“同志”、“小姐”之类的名词,不同时代和环境下,含义天差地别。
在概念之后,应当要明确立场
凡事要判断,就必然有立场。相互对垒的阵营,自然要为自己的阵营说话,这不是亲疏问题,而是角度问题。完全没有立场?根本不存在。当然最起码的立场可以是:法律与道德。
其三是价值观
不同价值观下,判断问题的思路完全不同。很难说谁对谁错,因为价值观在判断逻辑之前存在。如果非要弄一个公正、客观的价值观,那就应该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就是当前社会大多数人的看法。
概念、立场、价值观,这三点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下,可能会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所以,由此而得出的结论自然千差万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只看到这一个问题点,而是要联系问题所处的环境空间与历史过程,把问题置于一个时空系统中去全面、动态地分析。只有这样分析问题,才可能避免片面与武断。
所以,凡事的判断都有其时代特征。用另一个时代的观念,来判断当下的事情,譬如刻舟求剑;用当前的规则来审视历史上的事件,好比缘木求鱼。
张文宏博士论文是否舞弊,只能用当时的规则去探讨才有意义。同样今天我们遇到了问题,一定也是用今天的规则去理解和解决。但当环境改变了之后,就不能再生搬硬套、食古不化,而需要用新的环境考量同样的问题,也许另有答案。
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贻笑千古,但并不妨碍今天依然有人重蹈覆辙。坊间对张文宏论文之时颇多猜测和联想,阴谋论层出不穷,笔者以为怕是想多了。其实这世间各种不可思议的行为,与其说坏,不如说蠢,也许更切合实际。
缺失感性,生活无趣。但缺失理性,则是社会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