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大雨揪人心肺,令国人震惊和哀痛。百年难遇、千载难逢,天灾人祸莫衷一是。
这期间,鸿星尔克火了,火得莫名其妙。
网上有很多关于鸿星尔克的介绍,以及此次火爆的原因分析,不再赘述。单讲一点:国货的崛起是必然事件,国货崛起一定要踏对历史的节拍。
自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开始,互联网不再是法外自由之地,而成为国家的虚拟疆土。彼时互联网平台企业还嗨在繁华之中,孰不知已经走入了强监管的视线之内。
随后出现的P2P暴雷,一度让数万亿元灰飞烟灭,有没有错杀?想必有,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面积的风险和人民财产的安全,以及已经威胁到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
之后的房住不炒、资管新政、虚拟币风波、反垄断惩罚、教育新政、医疗改革......未来将还有一系列政策出台,不排除当下火爆的医美、房地产中介,等等。
原本没有这么着急,然而中美对抗和新冠疫情带给中国不得已的理由,还有绝佳的窗口。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国家应对措施有力、占到了先机,不仅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国计民生,并进一步扩大了政治和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六七十年代生人大约都有一些“恐美”,甚至还有不少人“哈美”,因为这一代人出生和成长阶段,都笼罩在美国巨大的经济和文化阴影之下。只需要看一看以计算机和通讯为主的互联网技术发源地就知道,几乎都源自美国。恐与哈,是历史,也与生俱来。
近十几年来,东渐的西风不再像过去一样疯狂,其根本是中国人富起来了,而其背后是中国实体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毫无疑问,普通人直接受到源自西方的商品文化影响已经小太多了。
诸如黑白家电之类的应用产品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可是还有两个东西却仍然是痛:一个是基础材料、精密仪器,包括芯片在内的生产资源,仍然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二是高端品牌、奢侈品以及影视文化等泛文化商品,国货仍然有很大距离。
一个是工业命脉,另一个是商业附加值,中国的发展和强大,缺一不可。
最近两年,芯片之类卡脖子产业飞速发展,且被资本市场热捧,从这两年的股市表现就能看到。中美贸易摩擦将工业命脉的问题摆在了明面,时刻提醒国人关注、不敢忘却,也自然会被积极应对。但商业附加值的问题却隐藏在背后,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易被人察觉。
商业附加值的背后,不仅是过硬的产品,还有品牌营销,更有整套的文化体系。所以,商业附加值的话语权本质上就是文化的话语权,也是大国崛起的必争之地。
这个文化,不仅是五千年的历史,也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作品;不仅是汗牛充栋的文学文艺作品,更是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教培行业产品,还是衣食住行等等中国人会涉及到的所有。
如今文化的塑造,远比过去要容易的多,因为一个可控的互联网。未来的商业也许不再像教科书描述的那么酷炫,而需要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充分利用中国的互联网,奔跑在主流价值观轨道上才行。
鸿星尔克的火爆,只是开始时的一个示范事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