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太币开始,就不断有人在臆想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从全球碳排放交易、各种虚拟宠物玩具,到各种溯源、各种虚拟币,极尽想象力。然而真能落下来的,除了虚拟币的一场场骗局,鲜矣。
区块链的初心,就是为了交易。交易当然离不开一般等价物,所以区块链的第一个场景就是货币。比特币已经成了绝无仅有的信仰,相当长时间内仍然具备储藏价值。然而其他的各种币,真看不出来哪一个会有更长远的机会。
区块链做货币,其实并不靠谱。姑且不说区块链从技术上来说,交易效率很低,也很不经济。单就铸币税而言,哪个主权国家舍得放弃。奥派经济学家总在呼吁私人货币,但也只能是呼号而已,目前看尚无人
能撼动。小扎的Libra也不行。
经济是产品与服务和货币之间交易的总和。货币是其中一方,产品和服务是另一方,其实交易中间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信用。或者说区块链原本的追求,就是无人干预下可靠的信用。所以,契约才是区块链最
好的场景(严格意义上说,货币本质就是信用,当然也可以称为契约)。
市场上已经被证实的区块链发票、区块链存证、区块链知识产权、区块链国际汇兑,乃至已经在设计中的区块链保险、区块链社保等等,都是契约的一种表现。相信在国家机器的保驾护航下,这些区块链场景
都能够实现,而且都能够为市场带来便利。
经济合同联盟区块链
现代市场是契约的市场。区块链最大的场景,笔者以为应该是经济合同联盟区块链。
一则,经济合同,顾名思义,本身存在服务价值,也就是会有人埋单。
区块链应用场景中,最大的问题是服务本身的价值,谁愿意付钱。目前大部分能跑起来的应用,要不是极大地降低了成本(例如国际汇兑),要不就是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还缺少场景,而经济合同则一定是有价值的商业服务。
二则,大多数的合同,可以规范化,甚至可以格式化。
区块链合同场景中,不仅是文字契约、不可纂改,更重要是格式合同。先实现格式合同,就能有简单易行的方法,未来实现智能合约。过去智能合约智能在机器交互中想象,在人际交互中很不靠谱,区块链合
同将开辟出一条可行之路。
三则,合同本身受到法律保护,所以在应用推广上没有难度。
合同存在的一切形式化表现,都是因为被赋予了法律意义。所以签署合同之后,为保障执行而去上链,没有市场行为障碍。而且,对于市场中坚守诚信的法人主体而言,有一个长期保存并予以法律保证的虚拟空间,求之不得。
区块链合同搭建难点
难点有四:
一是需要足够的公信力;
二是需要联盟公链的技术支撑能力;
三是需要设计可持续运行的结构;
四是需要建立增值服务生态。
第一点其实貌似比较好解决。
由中央政府部门发起(市场监督总局),相关部委和各省市作为授权节点,以事业单位或官方协会方式存在。过程中需要高法认定、司法授权,等等,需要完成一系列法律和行政手续。
第二点主要是技术问题。
理论上现在的技术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初期并没有高并发交易。但是作为生态体系,联盟公链的设计还是需要下一些功夫,关键在开放性和扩展性。
第三点则是顶层设计问题。
主要涉及到政府和市场、立法和司法之间的关系,不过理论上没有难度,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第四点其实是商业问题。
商业问题比较简单,只要有利可图,就有路可走。增值服务有很多,例如合同管理的方方面面,例如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的方方面面。第四点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