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流传着“大数据杀熟”的段子,以及各种价格歧视的佐证,还有大数据的功效和做法,甚至个人隐私及违反法律的解说等等。说来说去说者都是基于一个基本认知:老顾客更应当被关注,应该得到至少不低于新顾客的优惠,否则就是违背道德的行为。至于大数据什么的,则是典型的躺着也中枪。
其实这种歧视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时候,给予增量企业更优惠的条件,而存量企业只能默默地看着。当初的招商引资,尤其外资引入更是如此。我曾经戏言这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但是否合理呢?从吸引资本和人才、获得技术和财政收入的逻辑上来说,很合理,但对单一存量企业来说,就是歧视。
选择就是歧视,优惠自然也是歧视。常见的商场促销中“首个半价”、“第二个半价”、“会员折扣”,都是价格歧视,消费者却非常容易接受。看起来似乎都是价格问题,本质上并不是价格,而是价格歧视所对应的逻辑能否更容易接受。不同的价格,要找出一个符合一般认知的理由来才好。比如老客优惠、会员卡、VIP啥的就是这种东西。所以大数据杀熟,本是无所谓的纷争,也无所谓违法,而是商家的营销策略得当与否而已。一个合适的策略,容易博得顾客的好感,而一个不太合适的策略,可能适得其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从价格所附着的价值链而言,价格只是价值链中的一个因素。如果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也就是我们不仅用金钱,同时也用时间在消费,那么结果就合理了。虽然伪装“不熟”的行为,能够获得价格方面的优惠,但是会损失时间;尝试不同的供应商,可能省钱但会有潜在风险;就近方便的消费,哪怕贵一点也没关系。从经济学逻辑上讲,价值链上各个组成部分所获得的福利,不仅仅是价格,还有其他诸如时间、风险、便利性等福利。
以固定的价格,对特殊顾客群体采用优惠的方式,一般大家都能够接受。按照行为经济学的说法,额外得到比起额外失去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大数据真正的价值,并非价格歧视,而是对“老顾客”的熟悉和更精细入微的服务,以及所带来间接的延伸效应。不过,即便是如此,也是应了那句养猴子的成语:朝三暮四。
这个时代是信用的时代,拥有稳定的顾客、善待他们,是最好的商业模式。然而这个时代又是一个躁动的时代,不可避免因为对各种竞争应对不佳,商家不得不损失顾客。既然商家希望善待顾客,就必然要学会放弃;顾客衡量总体成本,也会选择留存和离开。无论政府还是市场都无法容忍垄断企业的存在。到底谁歧视谁、歧视还是不歧视?此事古难全。毕竟不可能再重返计划经济时代了。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启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先河,但是十几年后,作者还是写下了另一本书《道德情操论》。自由经济固然会因“上帝无形的手”而获得选择和调节,但不能匹配主流道德体系的商业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毕竟“人生而有涯”。商业社会的基石是信用,而信用不仅是历史记录,更在于是否能展现“可视化”的公平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