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是一场又一场争论的历史,自古以来从无断绝。大到国家大事、兴亡决策,小到鸡毛蒜皮、吹牛瞎侃,总会听到各种各样观点的争论。过去的争论还需要找到特定争论的场合,现如今只要在论坛微博上逛一圈,想争什么就能争什么。
都说理不辩不明、事不争不清,但回归到工作生活中来看,又有多少争论是有效、有正向意义的?日常所见的大部分争论,其实就是为了争论而争论,因为没有逻辑,所以没有意义。
任何命题的争论,都应事先解决三个前提:概念、立场和价值观框架。只有在这三个前提确认之后,争论才有意义,才会有结果。
概念
所谓概念,就是对争论的命题双方都确认的清晰定义。表面上看,似乎所有的概念应该都是“众所周知”的,其实大谬不然。众所周知,其实只是错觉。
每个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都与自身的认知能力、经历和基础知识体系相关,而每一个概念背后,又有无数的概念做支撑。所以,做到不同人对一个命题完全一致的解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糟糕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对方和我们的理解完全一致。例如,对“大数据”这个概念,应该是“众所周知”,可如果细究下去,恐怕没有几个人完全一样。我们之所以需要辞典,其本意就是统一对概念的不同理解。但是,即便是辞典,一个词也有诸多的解释。
立场
所谓立场,就是在所讨论命题中,站在什么角度去看、想要达成什么目的。例如中美贸易战,站在中国人和美国人各自的角度、站在政客和商人各自的角度,当然观点不同。立场的本质,是利益群体决定的,这也是争论之所以会产生的根本原因。
价值观框架
所谓价值观框架,就是针对一类事情的一般判断原则。例如,中国文化中最基础的尊天敬祖之“孝”;例如,某宗教中对特定名词的笃信;例如,某一个企业持续成长文化的“学习”;例如,某某粉丝群对某某的“不可亵渎”。价值观框架,是评判是非的基础,不在同一个价值观框架下,争论并没有意义。
职场之中,争论无所不在
理论上,职场本是理性之所在,但在实际工作沟通中,非理性比比皆是。甚至于同为某一领域专业人士的争论,也有可能争论来争论去,争的根本不是一件事。
为什么?即便是抛开立场和价值观不谈,每个人对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解释和理解,很难完全相同。更何况,哪里有完全相同的立场和价值观!
相对而言,合作紧密的群体内,争论会少一些,反之会多。部门内争论相对少、跨部门争论更多,搭档之间相对少、偶然合作者之间更多。这并非因为相互更熟悉,而是因为彼此之间对概念的认知更为相似,立场和价值观框架更相近罢了。
理性地面对问题、严谨地提出命题,在明确的立场和目的下,与价值观框架类似的人来讨论,即便是有再多的不同,也会趋于一致。如此之争论,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