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数据积累,大数据、神经元网络带来了人工智能的崛地而起。在图片识别领域(甚至扩展到视频识别领域),人类已经难以望机器识别之项背。君不见到处可见的人脸识别、身份证比对,不仅代替了人工识别,甚至人脸支付让脸代替了人的身份。
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经提出来七十年以上了,甚至还早于公认的第一台电脑的诞辰,但这么多年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走入实用。
这一次却不同,人工智能的这一次崛起,起源是标签化的数据机器学习,也就是将图片打上标签(图片的名称或意义描述),经由神经元网络的深度学习,从而获得类似人类甚至超过人类的识别能力。可以说标签化造就了当下的人工智能。
标签化是人类学习的基本逻辑
其实标签化,一点不稀奇。人类学习的基本逻辑,就是标签化识别的累计和内化的过程。孩子牙牙学语识别世界,就是从认识鼻子、眼睛、手脚开始的。还记得小时候看抓特务的电影,孩子会问妈妈:这个人是好人与坏人?这也是典型的标签化。至于国粹京剧,为此还专门设计了令人惊叹的脸谱。
标签化有利于简化认知的复杂度
用标签描述内涵,用概念约束世界,从而让初学者获得感性认知,进而伴随更多的感性认知产生,杂交异化而产生智能。孩子如此,大人何尝不是如此。
标签化非常适合初入职场的人。在职场上缺乏历练的初入行者,用标签化最快建立起来行业的概念,用类比获得认知。
但是标签化,通常承载的含义非常简单,甚至粗暴,并不足以描述行业内精细的内容。所以,用来入行可以,真的用来作为技能,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标签化无法解决复杂世界的交互关系
标签化有很多不可解决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复杂世界的相互关系。无论人、物、事,在其表面特征的背后,都是其历史和环境的特征,甚至有些时候历史和环境的特征还强于人、物、事本身。由此建立起来的复杂性、系统性、模糊性、混沌性等等学科研究,就是明证。
这个世界的复杂,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的复杂。而在商业组织中,标签化人物就成为团队塑造中要命的问题。过去商业组织的规模比较小,部门间协调的关系比较简单,依赖于规范流程就能够实现。
随着商业复杂度提升,商业组织的网络化发展,组织内业务之间的交互越来越多,单纯靠规范流程已经不足以支撑业务的顺畅流通,沟通成为部门合作的主流。
沟通必然需要了解作为前提。当了解所用内容的时间有限时,标签化就开始盛行。但是遗憾的是,这个标签化非常不靠谱。究其原因,根本是在复杂世界和复杂人心带来的多面性,标签化很难描述清楚,甚至带来误导而损害组织利益。
小孩才讲对错,大人分辨利弊
依我看,更多的职业行为,不应该是标签化的讨论人,而应该是就事论事,用事情的利弊去计算得失,去应对组织内外的沟通。或者说,摒弃标签化看人议事的思维,而就事情本身,沿着目标和利弊去推演和沟通,也许才是最简单的方式。
用做事情的思维应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被简化,复杂的东西才能顺畅运行。即便这个时候谈到人的关系,也只是将其作为顺畅做事的润滑剂。也许这才是职场最高效率的方式。
人工智能的这次兴起,源于标签化,但未必会长久。相信未来的人工智能,也会逐步从标签化走出来,这样才能面对复杂的世界,才会有真正的智能产生。而我们生在职场,更应该在标签化智能升级之前,走出标签化,演绎自己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