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文人刘元卿的寓言集《闲奕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宜烹,翔雁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寓言究竟只是预言而已,现实中似乎没有那么傻的兄弟,争执煮着吃还是烤着吃而忘了去打雁。但是细一思之:经常会出现一群聪明人,一起在抨击现状、埋怨当下、临渊羡鱼,而不做任何行动,又何其相似。
争执枝节而忘记目标、走得久了而忘记初心、等待拯救而漠视事态,结果让原本可以变好的事情,付之东流。
这种状态,一律可称之为:团队智商下降。
1、团队智商
团队智商的概念,早见于学习型组织的论述,大体指团队聚合在一起之后的集体智力水平。一般想象中,团队的智商似乎决定于最高智商,其实不然。
智力水平的表现主要看行为与目标的关系,而非聪明人有多少。这不仅是学习型组织在研究的事,任何组织都必须清醒认识。
2、影响团队智商的因素
团队智商下降,其实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原因是,大部分团队并不是“真正的团队”,或者说大部分团队缺乏“共识”。团队之于一群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点:目标、技能、配合、共识。目标是根本,技能是理由,配合是方法,共识才长久。
团队目标
团队的目标,是团队之所以为团队、而不是一群人的根本。团队聚合在一起是要去做事,不管这事是长期还是短期、经济类还是事务类。
没有明确的目标,团队就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何谈智商,能够放到一起都不容易。
团队技能
技能是团队之所以如此组成的理由。团队的组成,是需要形成合力,势必就需要不同能力的互补。有时候绝顶聪明的一群人、技能精湛的一群人,放在一起,未必是福。
技能互补,不仅需要团队有领导者带领设计、沟通,还需要持续融合和提升。
团队配合
配合是团队形成战斗力的方法。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行进效率才会更高。行进方向和相互配合,都依赖于目标导向,目标是评判行为的唯一逻辑。
配合,不仅是操作流程上的关联,也包括概念意义上的定义,还有组织内利益分配的方式。
团队共识
共识是团队能够持续存在的基础。共识,是团队成员自然而然秉承的、对意义的理解、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团队初建,很难形成力量,只因为没有共识。
在团队做事的过程中,共识逐步形成。不适合的逐步淡出,合适的不断补充,才能逐步形成共识,进而形成强劲的战斗力。
团队一旦到达“共识”的美好状态,虽然未必就能无往而不利,但至少团队的使命感和精气神就得到了保证。不仅让团队能够长期存在,也更容易让团队成员实现个体目标。
企业的小团队、部门如此,企业本身和社会组织也是如此,甚至一个城市都是如此。至于民族文化、国家意识等等,也都只是这种共识的放大而已。
如果加入一个群体,而且还希望这个群体能够与自身的理想匹配,那就想办法提升团队智商。如果感觉无法做到,或者不愿意去做,那就离开这个地方。
人生几何,不能快意纵横,也可以顺应否泰,或者去寻找真正的依托,否则就是在浪费自己和他人的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