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不喜欢历史,总要记住哪一年发生什么事,很是头痛。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历史的掌故倒是越来越感兴趣了。无他,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可以明了现在和未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祖宗的民族,我们所祭拜无论是哪一路神灵,其本质上都是祖宗,以及祖宗幻化成的理想形象。从上古神话,到中古传说,甚至近代人物,无一例外。
如今科学昌明了,理论上很多历史已经禁不起考究。当年史书的作者总是会受到各种影响,细节模糊不清的历史很难弄得像是数学一般精确、清楚。但这并不影响人们追逐历史的热情,为什么?
因为,追寻历史只是为了证明我们的存在。
从生物逻辑上讲,一个人的细胞总在代谢,不仅是大部分的器官每天都不一样,而且过一段时间可能细胞会全部更换一遍。如果细胞不同了,器官还是哪个器官吗?如果器官不同了,人还是那个人吗?到底什么才能证明这个人是这个人?这是一个复杂的伦理问题,而非生物问题。
一个人之所以是这个人,唯一的证明是历史。往小里说,是这个人的记忆,往大里说,包括这个人的所有社会关系。所以,一个人从哪里来很重要,一个民族的根源更重要。从这个角度,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某些国家总是试图把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据为己有。
说到历史,就不能不说旅游。
旅游是地方特色的商业化,也是消费的主要形式之一,而且是经济内循环的关键产业之一。过去的旅游,大多是看风景,要的是到此一游的感觉,正所谓: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点拍照,一问啥也不知道。当中国人强起来之后,一切变得不一样了。
过去一到黄金周,名山大川、风景古迹总会人满为患。尽管现在仍然如此,但那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旅游消费多元的原因。但应该看到,相当大的一部分旅游已经在改变,尤其是年轻人的旅游。
很多变化,从孩子对“玩”的定义就能看得出来。笔者的孩子(也是大学生了)倘若说要出去玩,不用问也知道大概率会去商业综合体。无论是看电影、玩桌游,还是诸如迪士尼之类。在她们的眼里,旅游是到有趣的地方去消费时间、获得愉悦而已。
以名胜古迹为主的旅游产品便是如此,旅游的其实是文化。比如苏州园林和虎丘公园,说到底并没有多少自然风景可看,大多是精美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历史文化痕迹。由此可见,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乃是天作之合。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有一段描述:现代人类是智人的后代,但当初智人相对于尼安德特人并没有生理上的优势。智人之所以能战胜尼安德特人而成就今天的人类,其根本原因是智人发生了产生语言能力的基因突变,从此智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那些看不见的事物而形成了群体的共识。
共识拥有巨大的力量,小到是非美丑,大到国家民族,无一不是共识的结果。而共识的背后,则是一个又一个故事,那些讲前人的历史、讲今人的哀乐、讲未来的畅想。未来旅游的精髓,可能不再是名山大川,而是更好的故事。
东北有黑土地,有崇山峻岭,有林海雪原,有特异物产,唯独历史故事有些不足,对旅游产业来说未免有些遗憾。山河、海洋都是很好的画布,做什么样的画则是画师的功夫。
好在这是一个网络和数字的时代,数字创意比比皆是,传播手段及时快捷,新的故事层出不穷,表现手法也越来越丰富。如果在旅游产品中增加更多的创意元素,用更好的故事描述那些美好的感受,也许未来能够走出一条宽广的大道。
历史只能证明我们的来处,只有创意才能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