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概念,便衍生出了各种智慧应用。但凡是应用系统,不用“智慧”二字,似乎不能表达先进与高级。但智慧,绝非信息系统的代名词。
01“智慧”很多,可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
智慧一词的最早出自《墨子》,后来佛教将梵语的“般若”翻译为“智慧”。现代通常指的是人的感知、认知、推理和判断能力,所谓“形而上为之道”的那些东西。
02 智慧不是一种方法和工具,而是可以产生方法和工具的能力
有人对“伟大的技术创新”给出了一个定义:但凡是为的技术创新,一定是当它出现之后,以它为基础产生了更多的创新。伟大的创新,不是孤独一枝,而是根生枝叶,一点而繁。
例如交流电技术,由此诞生了几乎所有强电的应用;例如中央处理器芯片,由此打开了电脑缤纷的世界;例如智能手机,由此产生了无数的应用场景和APP;例如微信,由此创造出了各种用途,乃至于新的商业方式。
03 可以利用的创新才算伟大
利他的本身是为了长远的利己,但客观上成了新的创造的基础。围绕着一项创新,产生更多的创新机会,最后让原本的创新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种技术叫做基础技术,这种产品通常会被称为“平台”,这种思维通常会被成为“生态思维”。
04 可以利他的系统才是有生命力的产品
当今的企业,无论大小,都在试图创造自己的平台。可是什么才是“自己的”平台?单纯是自己的,不可能成为平台。只有那些他人可以在其上创新应用的产品,才可能成为平台。
不可能存在某一项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不可能有某一个系统,能够实现所有的需求。但会存在一种系统,因为它的存在,可以依托它产生各种场景的应用,由此开启新的世界。
笔者以为,这样的系统,才是“智慧”系统,是一种可以利他的系统,是有生命力的产品。
无论是卓云®智慧校园,还是奥远®智慧党建,或者奥远®智慧电梯,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产生新应用的基础。依托于微生态服务中台、智慧党建的应用服务、智慧电梯的数据服务,可以创造出新的应用价值点。这些产品不是终点,而只是起点。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据其下而利他,终成其私也。
智慧,几于道也。